通辽日报记者 斯琴
“居民的事就是我的事。”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街道富康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周雅静从事社区工作15年来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从“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个人”,到奈曼旗社区党组织书记“比武练兵”擂台赛第一名,再到2024年市级优秀共产党员,她始终以“人大代表的初心、社区书记的责任、共产党员的担当”,既做解决群众难题的“贴心人”,更当传递党的声音的“宣讲员”,以务实行动在平凡岗位书写不凡答卷。
贴近群众是周雅静履职的根基。多年来,她始终随身携带“民情笔记本”,每天穿梭于社区街巷,年均走访居民超1500户,通过入户、线上联络群等渠道,年均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,坚守“小事不出社区,大事及时反映”原则。年初以来,她带领团队走访慰问老党员、困难群体等100余人次,组织志愿服务60余场次,解决25户居民飞线充电问题,化解矛盾纠纷23件。
针对老旧小区管理难题,她推动28个老旧小区成立业委会,为13个弃管小区引进物业,牵头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居民服务中心,创新“幸福邻里”超市积分制,居民消费积分可抵扣物业费,使试点小区物业费缴费率从不足50%升至80%以上,居民满意率超90%。在基层治理中,她以党建为引领,推行“党建+网格”模式,划分10个网格、组建10支志愿服务队,总结出党建“四微”工作法与人大代表联络站“五聚焦”工作法,推动富康社区获评“自治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”。
而在政策宣讲领域,周雅静的“接地气、有温度、重实效”方法,更是让党的声音走进社区居民心坎。宣讲前,她从“民情笔记本”里提炼精准需求,给老年人梳理养老医保报销比例,为年轻人拆解就业创业补贴流程,帮家长解读就近入学政策,替商户明晰经营扶持举措,再把政策“书面语”转化为“家常话”,确保内容不脱节、听得懂。
宣讲场地也打破局限,小区凉亭、居民客厅、广场长椅都是“流动课堂”。商户集中的早间、傍晚,她会带着宣讲材料走进沿街店铺,一对一讲解扶持政策;独居老人行动不便,她就在上门打扫庭院卫生时顺带宣讲,让居民随时能听、随时能问。她从不用空洞理论,而是以社区真实案例为“活教材”。讲“共建共治共享”,就说“小区居民反映楼顶太阳能老化破损易掉落的安全问题”,通过“微协商”平台,社区、居民、物业一起商量,拆除废旧太阳能300余个,彻底解除安全隐患;讲政策红利,就邀请返乡创业居民分享“靠政府补贴开起农产品网店”的经历,让抽象政策变得可感可触。
如今,“听周书记讲政策”已成为社区居民习惯,大家从“听不懂、不愿听”变“主动问、跟着学”,政策知晓率从80%提升至100%。未来,周雅静计划继续创新宣讲形式,把党的好政策讲细讲实,让党的声音持续回荡在百姓身边,为基层治理凝聚更强合力。
金御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